2022.12.19
智慧工地保安全
工人和工地的安全,永遠是任何建築工程第一位。隨著時間過去,業界在電信、數據分析等領域的技術應用取得了顯著進步,有效提升工程效率,同時它們在安全方面的應用同樣達到了新的標竿。常見的方法包括,透過引入穿戴式安全設備、事件報告軟件、警報監控系統,以及任務管理軟件,更好地監測工人的健康情況,減輕他們身體壓力,以及使工人遠離危險。
為提供誘因加快推展科技應用,建造業議會(議會)管理的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(建業創新及科技基金)列明,應用安全相關預先批核科技,可獲70%的工程設備費用發還,鼓勵業界使用智慧安全相關技術。接下來,我們進入個案分析環節,深入探討SmarTone Solutions,在其最近的長洲污水處理廠專案中,所成功應用的三大法寶-5G 人工智能、智能頭盔和危險及限制區域警報。
中央管理-個案監控及數據分析
5G 人工智能管理基本上是工地現場主管的虛擬助手,當中應用了中央管理平台的概念。它通過施工現場的5G連接,和人工智能視像鏡頭,幫助主管管理工地。借助更多的感測器和更快速的數據傳輸,主管可以輕鬆掌握現場的所有情況,而無需依賴從前層層遞進的通信鏈。如果發生緊急情況或事件,我們愈早瞭解全貌,情況就會愈容易得到控制。可用的數據在手,後台工作人員可以進行分析,以改進工作流程。 智慧施工解決方案 – SmartWorks提供綜合數碼平台,從智慧安全相關技術中獲得的數據,可以透過這個平台儲存、提取和分析。分析結果會清楚地顯示在儀錶板中,查看方便。它有助於加強現場預防措施,收到警報後,主管可提供即時緊急支援,以及制定事後解決方案。
可穿戴智能設備-即時監控及拯救生命
「智能頭盔」是指配備物聯網 (IoT) 感測器和 GPS 跟蹤器的頭盔。如果工人佩戴不當、突然跌倒或按下 SOS 按鈕,就會立即觸發警報。它是保障工人安全和健康的重要設備,同時可監測工人的生命徵象,如體溫、心跳頻率等。智能頭盔在工人未正確配戴頭盔時、意外跌倒或按動緊急按鈕時發出警報。主管可提供即時緊急支援。而生物識別篩查主要是為了提醒工人,潛在的不安全空氣品質或溫度條件,因為這些情況可能會導致中暑。頭盔亦設即時定位追蹤功能,可以追蹤工人的即時位置,並在緊急情況下,「帶領」救援人員前往施救。
危險及限制區域警報-防止意外進入危險區域
最後一件法寶,是為了防止工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,進入危險區域的「危險雷達」。任何未經授權的擅自闖入預先設置的限制區域,都觸發響亮的警報。 雷達通常設置在工地相對高風險的區域,例如挖掘機附近。SmarTone Solutions 開發的窄頻物聯網(NB-IoT)安全警報系統,向中央監控平台提供即時警報信號,從而為後續行動提供工作流程。雷達有助於工地危險地帶,工人進出許可程序的實施,並減低不當行為和閒雜人進出的情況。它亦廣泛應用於柴灣的公屋發展項目、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及廣華醫院。
議會認為,採用智慧技術和可穿戴設備,來提高工人和工地的安全性,是行業發展的關鍵。事實上,政府一直與議會合作,推行多管齊下的策略,透過鼓勵整合建築信息模擬(BIM)和在公共工程合約中加入智慧工地安全系統(SSSS)等措施,促進建築安全,減低工地意外的風險。展望未來,建造業議會將收集更多SSSS的例子,供建造業同仁參考。我們期待各方齊心協力,一起努力實現「工地零意外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