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加入i-Club
Q&A 联络我们

2022.08.22

智慧、环保及具抗御力的新市镇扩展

gif_aug2022_2.gif

工程建造标准及水平与日俱长,进行中的大型发展项目是往往是新式施工方法的「试验场」。东涌新市镇扩展计划是其中一项主要发展项目,将创新方法从构想带到现实。

 

该项目透过填海造地, 由2020 年起分阶段提供130 公顷的额外土地。2018 年施政报告提到推行智慧、环保及对环境气候具抗御力(SGR)的城市概念,而东涌新市镇扩展区为大屿山首个试点。事实上,该项目早于填海其间,已经充分体现其SGR特质。项目是采用集成智能系统和实时监测感应器进行项目管理、并采取措施减轻对环境的影响,在完成后增强项目的气候适应能力。

 

3.8公里生态海岸线 孕育生境同时提升海岸抗御力

为在城市发展与自然保育之间取得平衡,东涌新市镇扩展项目将于海滨建造全港首条总长约3.8公里的生态海岸线。 有别于传统的混凝土海堤,生态海岸线被视为「活」海堤,可以提升生物多样性、保留海水并为海洋物种的栖息和生长提供庇护。为考虑实际环境因素,该项目引入三种生态岸线,分别为红树林生态海岸线、岩石生态海岸线和直立式生态海岸线。 尽管面貌各异,但目的万变不离其宗,旨在保护附近居住的物种。以岩石生态海岸线为例,海岸线上的生态砖在退潮时保持水分,形成潮汐池,为海洋生物提供庇护和持续生长的空间。

 

于建造生态海岸线前,项目于2019 年建立了一个生态海岸线试点,种植红树并放置生态砖,为红树林和海洋生物创造更好的栖息地,并为招潮蟹和腹足类等潮间带栖息地的海洋生物提供庇护。 在 2 年多的试验期内,许多红树一直健康生长,项目团队亦在生态海岸线栖息地中发现了 20 多种物种,结果令人鼓舞。类似的生态海岸线也在香港其他地区,例如西贡、屯门、马料水、荃湾和铜锣湾的海滨,进行试验。

采用实时连续压实控制 减低现场人力需求

在填海过程中,项目尝试采用新式连续压实控制(CCC)程序的试验,借助云端和物联网技术,实时监察工程,成功提升工作效率,并减少填海过程中的所需的检查时间和测试人力。

 

一般情况下,在填料压实后,工程人员会于工地现场采集样本,到实验室测试其压实程度,即地面刚度(Stiffness),以监测工程质量。 为了优化此程序,项目团队引入了一个带有传感器的单滚筒压路机和土壤压实机,这些传感器实时测量和记录地面状态,自动与进行压实的部件协调,达致理想的压实程度。在压实过程中,同时测量地面刚度,可以免却现场样本收集和等待实验室结果的时间。此外,通过 GPS应用,压实过程和位置,亦被记录并显示在网络平台上。

 

应用磁性调谐质量阻尼器 有效控制钢板桩工程施工噪音

新市镇扩展其中一部分涉及位于东涌东的西污水泵房,建造该设施须进行钢板桩工程。施工期间,为减低板桩工程中产生的噪音,项目团队采用创新的磁性调谐质量阻尼器(MTMD),为全港首例。

 

特制的MTMD通过调谐质量阻尼结构,消减强力撞击钢板桩所带来的振动,从而减低噪音。团队通过调整弹性层的刚度和振动质量的大小,对MTMD 进行调整,以吸收与结构本身的固有频率最匹配的振动能量,并抵消共振。MTMD 有效降低了大约 9-14分贝 的噪音(从打桩的不同距离测量)。

 

东涌新市镇扩建项目采用多项创新科技,以数码化建设工程,提升营运效率、安全及工地管理,推动智慧工地发展。 欢迎观看我们独家的「智慧工地」系列第三集,了解更多资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