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.12.19
智慧工地保安全
工人和工地的安全,永远是任何建筑工程第一位。随著时间过去,业界在电信、数据分析等领域的技术应用取得了显著进步,有效提升工程效率,同时它们在安全方面的应用同样达到了新的标竿。常见的方法包括,透过引入穿戴式安全设备、事件报告软件、警报监控系统,以及任务管理软件,更好地监测工人的健康情况,减轻他们身体压力,以及使工人远离危险。
为提供诱因加快推展科技应用,建造业议会(议会)管理的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(建业创新及科技基金)列明,应用安全相关预先批核科技,可获70%的工程设备费用发还,鼓励业界使用智慧安全相关技术。接下来,我们进入个案分析环节,深入探讨SmarTone Solutions,在其最近的长洲污水处理厂专案中,所成功应用的三大法宝-5G 人工智能、智能头盔和危险及限制区域警报。
中央管理-个案监控及数据分析
5G 人工智能管理基本上是工地现场主管的虚拟助手,当中应用了中央管理平台的概念。它通过施工现场的5G连接,和人工智能视像镜头,帮助主管管理工地。借助更多的感测器和更快速的数据传输,主管可以轻松掌握现场的所有情况,而无需依赖从前层层递进的通信链。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或事件,我们愈早了解全貌,情况就会愈容易得到控制。可用的数据在手,后台工作人员可以进行分析,以改进工作流程。 智慧施工解决方案 – SmartWorks提供综合数码平台,从智慧安全相关技术中获得的数据,可以透过这个平台储存、提取和分析。分析结果会清楚地显示在仪表板中,查看方便。它有助于加强现场预防措施,收到警报后,主管可提供即时紧急支援,以及制定事后解决方案。
可穿戴智能设备-即时监控及拯救生命
「智能头盔」是指配备物联网 (IoT) 感测器和 GPS 跟踪器的头盔。如果工人佩戴不当、突然跌倒或按下 SOS 按钮,就会立即触发警报。它是保障工人安全和健康的重要设备,同时可监测工人的生命征象,如体温、心跳频率等。智能头盔在工人未正确配戴头盔时、意外跌倒或按动紧急按钮时发出警报。主管可提供即时紧急支援。而生物识别筛查主要是为了提醒工人,潜在的不安全空气品质或温度条件,因为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中暑。头盔亦设即时定位追踪功能,可以追踪工人的即时位置,并在紧急情况下,「带领」救援人员前往施救。
危险及限制区域警报-防止意外进入危险区域
最后一件法宝,是为了防止工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,进入危险区域的「危险雷达」。任何未经授权的擅自闯入预先设置的限制区域,都触发响亮的警报。 雷达通常设置在工地相对高风险的区域,例如挖掘机附近。SmarTone Solutions 开发的窄频物联网(NB-IoT)安全警报系统,向中央监控平台提供即时警报信号,从而为后续行动提供工作流程。雷达有助于工地危险地带,工人进出许可程序的实施,并减低不当行为和闲杂人进出的情况。它亦广泛应用于柴湾的公屋发展项目、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及广华医院。
议会认为,采用智慧技术和可穿戴设备,来提高工人和工地的安全性,是行业发展的关键。事实上,政府一直与议会合作,推行多管齐下的策略,透过鼓励整合建筑信息模拟(BIM)和在公共工程合约中加入智慧工地安全系统(SSSS)等措施,促进建筑安全,减低工地意外的风险。展望未来,建造业议会将收集更多SSSS的例子,供建造业同仁参考。我们期待各方齐心协力,一起努力实现「工地零意外」。